一年一度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完了——高考后,接踵而来的是选大学、选专业。近几日,知乎上“性价比高的大学”、“QS世界大学排名”成为热门话题。如何根据自己的爱好、特长选专业,成为困扰学子们的一个重大问题。实际上,和他们有着同样困扰的,还有家长。
从选兴趣班到选专业,别说孩子“没天赋”
与忙于选专业的“准大学生”相比,为孩子选兴趣班的家长似乎更焦虑。
“送孩子去学画画,几个月了,画出来的还是鬼画符一样,怎么办?”“我的女儿撕纸都不会,学习明显不如其他小朋友,我该怎么做?”“兴趣班的钱都白花了,一点效果都没有”……
上了兴趣班的孩子,在短期内没有反馈出理想的“效果”,有的家长便开始着急下定论:“这孩子天赋不好。”那么,真的是孩子天赋不好吗?
德培(DAP)发展适宜性教育专家认为,不要给孩子随便贴一个“天赋不好”的标签,很多时候,可能是家长的“辅助”打得不够好,没有找到孩子真正擅长或感兴趣的东西,或者没有带着孩子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努力。莫扎特在3岁起就显露出极高的天赋,但到6岁时,他的总练习时长已经超过3500小时。努力,也是一种天赋。
孩子的天赋在哪里,慢慢你就会知道
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——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·加纳德认为,我们的智能是多元的,多元智能主要包括内省智能、人际智能、语言智能、音乐智能、空间智能、逻辑智能、运动智能和自然智能这八种智能类型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组合, 应运用多元智能理论,通过对孩子的日常观察,发现孩子的天赋。
家长可以根据美国罗伯特·斯滕伯格博士研究的测试表,推测孩子的天赋所在:
如果孩子在1、8、17条表现突出,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语言天赋。如果孩子在6、12、18条表现突出,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乐才能。如果孩子在3、7、15条表现突出,代表他可能在数学、逻辑方面有天赋。
另外,家长也可以结合“德培儿童评估评量体系”中的《多元智能观察表》,对孩子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进行观察,从而得到促进优势智能提升和弱势智能弥补的方向。
每个孩子都是天赋宝宝,他的天赋可能在某个阶段没有显现出来,或者处于未被激发的状态。这种时候,家长不必太过着急,可以从孩子对某个东西的敏感性、或者对某件事的偏爱度上,发现他们的喜好,从而进行下一步培养。
家长要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,而不是一旦在某方面没看到成绩,或短期内没看到效果,就早早放弃或用言语打压他,这样,他可能真的会变成“没天赋”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