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。给孩子建立规则也不是一天、两天就能够完成的。
然而,只要方法得当,建立规则也没有那么难。
今天,我们就来说说,怎么给3-6岁的孩子立规矩。
3-6岁是立规矩的
黄金时期
3岁以后,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,接触到了更多的规则,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。
同时,孩子的安全感也几基本上已经建立好,并慢慢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良行为。
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,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,应该怎样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。
接触到陌生的人或者环境的时候,他们会观察和尝试各种行为,并通过了解行为的后果,来判定规则的边界。
爸妈可能会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太淘气了,总是要在父母的眼皮底下,故意做一些坏事。
其实,更多的时候,他们只是想看看规则的边界在哪里。
立规矩难在
家长的不统一和不坚定
孩子在婴儿时期,他们用哭声来呼唤大人。我一哭,你就出现。我一哭,你就要给我吃的。我一哭,你就要陪我玩。
当然,在婴儿期我们要积极响应孩子,这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。
但是到了能交流的时候,孩子还用哭声来控制你时。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“地位”。
假如孩子一哭闹,你就什么都顺着他。主动权都在孩子那里。他能牵着你的鼻子走。那几乎无法谈管教了。
有效的管教,需要父母用坚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立场,而不是被孩子控制。
比如下面这个场景,可能很多家长都遇到过:
一个5岁的小朋友,平时比较挑食。
一天家里来了客人,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,有鸡有鱼有肉,青菜好几个,还有排骨汤。看着就食欲大开。但是孩子一瞧就说没胃口。
爸爸生气地说:“没胃口就把不要吃,一边玩去。”
结果妈妈赶紧说:“不吃饭哪里行啊,会饿坏的,妈妈给你做。”
于是妈妈又去厨房单独给他做了一道虾仁炒蛋。还笑着跟客人说:“这孩子,只爱吃我给他做的这道菜。”
案例中的孩子已经5岁了,在过去的无数次“交手”中,他避开了爸爸的火力,找到了妈妈的软肋,然后牢牢控制住妈妈。 要一下子改变肯定不行,估计要离开家吃不少苦才能改掉这挑食的问题。
假如在最初开始挑食时,他的妈妈能跟爸爸一起,坚定地拒绝孩子的挑食要求。也许有的菜吃不惯,但不至于养成这种满桌子的菜都挑的毛病。
所以,在不同的时间、地点和情境下,父母对孩子的要求,以及对同一种行为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,这样才有助于强化适宜的行为,抑制不适宜的行为,宝宝才能逐渐将规则内化,形成自觉的、良好的社会性行为。
尤其是一些隔代教养的家庭,爸妈和爷爷奶奶的规则执行标准往往不一致,更容易造成孩子找不到规则的真正边界,而成为“两面派”。
坚定的同时 要温柔
在坚持规则的过程中,有一点非常重要,那就是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不要失控,不要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大,甚至是采取体罚等方式。
有些爸妈,经常一时心急,就噼里啪啦给宝宝一顿训。训过之后又觉得愧疚,再加倍补偿宝宝,这样的教养方法往往会让孩子不知所措,甚至也会变得情绪反复起来。
这些方式都属于负强化,最后只会让孩子发现,破坏规矩可以引起妈妈的一系列反应。
别忘了,孩子在探索这个世界,父母也会是探索对象。
所以,制定规则的界限,父母需要既温柔又坚定。
3-6岁社交规则要点
这个阶段,孩子仍然处于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中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,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的几率会比较大。父母需要帮助宝宝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:
不能有粗野、粗俗的行为。 | |
2 | 别人的东西不要拿,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。 |
3 |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。 |
4 |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,后来者必须等待。 |
5 | 不可以打扰别人。 |
6 | 做错事要道歉,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