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过后,
气温逐渐由凉变寒,
作为各种传染性疾病,
高发期的秋冬季节,
一个不小心,
孩子们就极易生病,
不得不在家休息 。
为了孩子们每天都,
能够健康开心地入园,
希望家长可以和老师们,
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1、诺如病毒
诺如病毒是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,5岁以下的孩子检出的概率高达15%,提前预防很关键。
易发人群及场所:人群集中、封闭的场所。
怎么传播:通过接触、水源、食物、呼吸等途径均可传播。
感染症状:发热、呕吐。
怎么预防:勤洗手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、增强免疫力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孩子出现恶心、呕吐等症状后,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,需在家好好休息,等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。
2、流行性感冒
这是我们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,前7天,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。
易发人群及场所:普遍易感,人群集中的场所传染率更高。
怎么传播:藏在空气飞沫里传播。
感染症状:发热、咳嗽、鼻塞。
怎么预防:接种疫苗、勤洗手、多开窗、戴口罩、多休息、多运动、免拥挤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多喝水,多休息,饭后漱口,保持鼻、咽、口腔的卫生,必要的时候,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对症的药物。
3、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
易发人群及场所:5岁以下儿童。
怎么传播:手口接触,打喷嚏的飞沫都是危险的传染源。
感染症状:嘴巴、掌心会出现透明小水泡,脚板心和肛门周围也会出现,还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。
怎么预防:注意饮食,防止病从口入。不喝冷水,不吃冷食,太烫太咸的食物尽量不要吃,以免刺激口腔。另外,平时清洁牙齿的时候要轻柔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家长要多观察嘴巴、手脚的情况,少量多次地为孩子补充水分,还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和室内卫生。多数患者在1-2周左右可以自愈。
4、麻疹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易发人群及场所:未接种过疫苗的幼儿是易发人群。
怎么传播: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,冬春为主要发病季节。
感染症状:发热、咳嗽、眼结膜炎。
怎么预防:疫苗接种是最佳预防措施!同时,也要让孩子加强锻炼,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提高免疫力哦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家长要让孩子待在家里或住院隔离,不要去幼儿园及其他公共场合,以免传染给其他人。
5、轮状病毒
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肠炎的“罪魁祸首”,因此,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,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期。
易发人群及场所:5岁以下的孩子易感染轮状病毒。
感染症状:先吐后泻、大便像水,持续低热。虽然一般7-10天可以痊愈,但是会脱水。
怎么预防:多喝水,注意饮食卫生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家长要做的就是,给孩子口服补液盐,避免脱水,同时饮食也要注意清淡少油。
6、急性中耳炎
儿童是各种中耳炎的好发群体。一般孩子小,表达力有限,很容易因为描述不清楚而被误诊。
感染症状:抓耳朵+哭闹、对声音不敏感、耳朵发闷发堵,嗡嗡响。
怎么预防:增强免疫力是关键。平时擤鼻涕的时候,要一边堵着,一边擤;不要随意用异物掏耳朵;拒绝二手烟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一定要及时带着孩子看医生,并注意耳道的呵护保养。
7、流行性腮腺炎
腮腺炎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,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。病毒性腮腺炎是比较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。
怎么传播:主要通过呼吸道、接触、垂直等途径传播。
感染症状:腮腺肿大。
怎么预防:疫苗接种是最佳预防措施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让孩子在家隔离,不用到园上课,防止传染给其他小朋友。孩子的毛巾、餐具等要做好消毒与其他人分开使用。
8、疱疹性咽峡炎
相较于手足口病来说,它的症状比较轻,只发生在口腔。
易发人群及场所:10岁以下,尤其是6个月到5岁的小朋友是高发人群。
感染症状:口腔内出现水泡、发烧等。
怎么预防:多喝水、勤洗手,保证卫生,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。
出现症状怎么办: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不吃药不打针,大概10天左右就能完全痊愈。因为几乎不会出现并发症,所以家长可以放宽心,让孩子在家好好休息。
3-6岁的小朋友,
由于年龄小,
自身抵抗力也比较低,
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
提高预防意识。
老师和家长要提升防范意识,
给宝宝提前做好预防,
让宝宝健康换季,快乐入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