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到,万物新。
在这万物开始复苏的节气,
在即将迎来繁花似锦的当下,
在这已经看到曙光的关键时期,
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做这些事情,
共同期待春天里的惊喜。
惊蛰·含义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
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
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,
时间在每年的3月5日和6日之间,
太阳到达黄经345°之时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,
“二月节······万物出乎震,
震为雷,故曰惊蛰,
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"
这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。
动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饮不食,
称为“蛰”,
而“惊蛰”即:
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。
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,
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。
惊蛰·三侯
一侯桃始华。
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,
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。
诗经有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的描写,
很形象的描绘了此时的景象。
二侯仓庚鸣。
仓庚鸟就是黄鹂,
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,
嘤其鸣,求其友。
诗经有曰:
“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。”
三侯鹰化为鸠。
鸠,即今之布谷。
仲春之时,林木茂盛,
口啄尚柔,不能捕鸟,
瞪目忍饥如痴而化,
故名曰鸤鸠。
古人认为,
惊蛰时分因为鹰的捕食能力弱,
变成了布谷鸟。
惊蛰·习俗
【吃梨】
民谚说“惊蛰吃了梨,一年有精神”。
因梨和“离”谐音,
寓意跟害虫分离,
也寓意在气候干燥的春季,
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。
所以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习俗。
【炒豆子】
惊蛰这天,
一些地方有吃炒豆的习俗,
又称“吃虫子”。
把浸泡过的黄豆放在锅中爆炒,
炒熟后,全家人围坐一起吃,
边吃边喊:“吃炒虫了,吃炒虫了!”
一家人比赛,
看看谁吃得快,嚼得响,
就祝贺他消灭害虫立了功。
古人讨厌虫子带来癌疫,破坏庄稼,
因此才有这个“吃虫子”的习俗。
【祭白虎】
传说在惊蛰这一天,百兽出动,
白虎作为百兽之王自然也要出来觅食。
人们为了让白虎在惊蛰时不再出来伤人,
就在这一天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来祭祀。
惊蛰·诗词
《春晴泛舟》
宋·陆游
儿童莫笑是陈人,湖海春回发兴新。
雷动风行惊蛰户,天开地辟转鸿钧。
鳞鳞江色涨石黛,嫋嫋柳丝摇麴尘。
欲上兰亭却回棹,笑谈终觉愧清真。
《观田家》
唐 ·韦应物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丁壮俱在野,场圃亦就理。
归来景常晏,饮犊西涧水。
饥劬不自苦,膏泽且为喜。
仓廪无宿储,徭役犹未已。
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。
惊蛰·手作
【纸折老虎】
【纸折大象】
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,
春雷惊醒的不仅是昆虫鸟兽,
更是一年的希望。
鸟兽筑新巢,虫卵始孵化,
树木生新芽,百花渐次开,
赶紧带着孩子一起感受春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