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大火的电视剧《小舍得》,唤起了无数家长的共鸣。以小升初作为切入点,细腻展现了当代父母的教育焦虑感。几乎每一个教育细节,都血淋淋的戳中无数父母的心。
其中让我颇有感触的,还是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当众致歉哭上热搜的那段情景。
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金牌班名额,身为妈妈的她想尽了很多办法:砸钱给补习班赞助、偷偷给老师塞红包、找熟人说情······统统都不行。
最后,终于在各方施压下,老师勉强同意录取孩子,但有一个条件:田雨岚必须当着所有老师和家长的面,向他道歉。
哪个妈妈之前不是一身傲骨,但现在有了孩子,她只是一个卑微的家长。
当众致歉时,字字诛心,句句戳心:
“当妈妈的,可以自己吃苦、受累、受委屈,但就是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孩子半点不是。”
“如果不是为了孩子,谁愿意急赤白脸地挣命一样?”
“孩子他什么都不懂,他被妈妈逼着、熬着、一点一滴考出来的分,如果砸在我这个当妈妈的手里,那我是无论如何都对不起孩子的……”
“为了孩子,我们做父母的,什么都愿意。”
父母这样“步步紧逼”的结果是什么呢?
孩子厌学、叛逆,甚至是影响身心健康及亲子关系。
“我觉得,我妈妈爱的不是我,而是考满分的我。”
子悠这句话,让妈妈的内心感到崩溃:为什么我为孩子做这么多,却得不到理解与支持?
父母自以为的好资源、好教育,到了孩子这里,怎么就“变味”了呢?
当你在疯狂追求考分、排名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梦想?
是否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?
孩子不是攀比的工具人
父母的焦虑感,来自于让人窒息的攀比。
与颜子悠不同的是,欢欢是典型的素质教育C位出道的好孩子,她的父母也始终贯彻“素质教育,全面发展”的教育方式。但在面临小升初压力时,还是向考分与排名低头了。
家庭聚餐,变成孩子的才艺比拼大赛,让很多父母也感同身受吧。
别人家的孩子会背圆周率,我的孩子不会;
别人家的孩子次次考满分,我的孩子在及格线徘徊;
别人家的孩子拿奖拿到手软,我的孩子却连加减法都算不明白······
如此种种的对比,压力节节攀升,焦虑感累积迸发。
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他们想要的只是快乐童年,考分和名次并不是生活的全部。
但父母却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价值与愿望的工具,孩子作为被操控者,只能被迫接受,变成“提线木偶”。
孩子有自己的思想,也会做出反抗,但结果却是以“我都是为你好”的“绑架”结束。
剧中,欢欢被迫加入补习大军之后,父母的焦虑感不但没有减轻,反倒日增。尤其是辅导作业的片段,让很多现实爸妈都直呼“感同身受”。
沦为学习工具的孩子,会慢慢丧失学习兴趣、学习热情,甚至会患上学习恐惧症、抑郁症。
一旦形成这种结果,再好的考分与排名,都只是徒劳。
好教育,不是用钱砸出来的
我们总说,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,不管是昂贵的辅导班,还是五花八门的兴趣班,都是起跑线上的助跑工具。林林总总的课程,都需要额外支出。正因如此,很多人说: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。
没错!孩子在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,就备受父母的熏陶与影响,他们能长成什么树,结什么果,都与父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。但这并不意味着,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财富资本。
中国父母,最怕自己拖了孩子后腿。
剧中的小米桃很争气,次次考第一名。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,疯狂的报补习班。
爸爸开小卖部,妈妈当保姆,就是这样上班时连电动车都不舍得骑的爸妈,却教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。
即便如此,爸妈也想给孩子更好的。一年五六千的学费,让家里捉襟见肘,但还是给孩子报了培训班,只因为他们的女儿是个“好苗子”。
“当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,就算再没用,也不想拖孩子的后腿。”
做父母的不怕苦不怕累,就怕自己连累了孩子。
每个父母都想让孩子成为人上人,但不一定非得要用钱砸出来。好的家庭氛围,给孩子带来的影响,远比几个培训班来的更长久一些。
教育,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
被各种焦虑包裹的父母,也很疲累。除了工作,就是孩子,甚至生活的全部只是孩子。
他们也想一下班就舒舒服服的躺在沙发上打游戏、看电视,但自从有了“父母”这个标签,他们就不再是自己,更多成了**的爸爸或妈妈。
孩子,是父母最大的软肋。
只要对孩子好,但凡有一点点希望,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试试。
但也别让这些努力,变成对自己,对孩子的束缚。
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教育好,但事实却是,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,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名垂千史。
每个孩子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天使,身为父母,应该摒弃控制者身份,帮助孩子去探索、发现、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。
以爱之名的加害者已经很多了,别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你的焦虑牺牲品。
未来还很长,孩子还有更多可能性,比起考分、排名,勇敢、热爱、乐观、善良、坚韧等品质更重要。
卢梭说:“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,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。”
在教育路上,面对选择,面对焦虑,父母别慌,孩子才能顺势成长为最好的自己!